作者:xiaoxin | 发布于:2023年04月15日 | 浏览:13 次
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防范知识 一、防盗 盗窃,是指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在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盗窃案高达90%以上。 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1、贵重物品要放置带锁的抽屉、橱柜等安全
大学心理学考题
名词解释
遗忘规律 P7 :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
(先快后慢:先遗忘的快后遗忘的慢)(先多后少:先遗忘的多后遗忘的少)
个性倾向性 P10:是个性中的动力系统,是最活跃的因素,对其他心理活动,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方向性和制动性的作用。
能力 P11: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饿个性心理特征。
复演说 P20: 人类个体的发展完全重复着人类种族进化的历程。
顺应 P29: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自我意识 P48: 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组成。
趋避冲突 P61: 接近——回避冲突。一个人对一个目标产生了既吸引、又排斥这两种互相矛盾的动机时,会产生趋向与排斥的动机斗争。
言语信息 P86: 指能用言语表达的信息,掌握用语词或命题陈述的事物名称或事实。
概念同化 P90: 以定义形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理解新概念,从而掌握新概念意义的过程。
迁移 P100: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前一种为顺向迁移,后一种为逆向迁移。
学习动机 P105: 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
信度 P128: 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即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多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
个体内差评价P136: 对同一个学生在同一学科领域不同能力的测验成绩或不同学科间的成绩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优势和弱点,或者,对他前后不同时间的成绩进行比较,以了解其进步的情况。
晕轮效应 P150: .(又叫成见效应,或概面效应)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后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形成了某种成见,好象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
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 P151: 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叫定型化效应。
从众 P166: 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动上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公平理论 P207: 是美国心理学家于60年代提出的,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他所得到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自己与他人收入的比较)的影响。
简答题
心理的实质 P2: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
(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
(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知觉的一般特征 P5: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P31:
(1)阶段性;(2)连续性;(3)顺序性;(4)联系性;(5)差异性。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P32: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心理发展的动力 P36:
在儿童和青少年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征 P44:
情绪和情感丰富多彩,复杂多样;
情绪、情感不稳定,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情绪、情感表现具有内隐性、文饰性与表现性并存;
情绪的心境明朗化;
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
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动机冲突的类型 P61:
(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
影响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P90:
(1)经验与智力;(2)本质特征与无关特征;(3)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4)变式与比较。
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P97:
(1) 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豁朗阶段;(4)检验阶段。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P101:
理论:奥苏伯尔——认知结构的特点有可利用性、巩固性、清晰性。
教学含义:“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问题。为此: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一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改进教材呈现,促进迁移。应根据“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组织与呈现教材。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153 :
(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2)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
(3)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
(4)交往的标准。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P156:
(1)平等尊重原则;(2)互利互惠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心理健康的标准 P173:
(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健全;(4)行为正常;(5)人际关系良好;(6)自我意识明确,并能悦纳自己;(7)与社会生活协调一致。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P200: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2) 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大学教师激励的基本原则 P209:
(1)三种动力同时发挥作用;
(2)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3)与大学教师的需要特点相适应。
教师的职业特征 P219:
(1)教师劳动是示范性的劳动;
(2)教师劳动是复杂的劳动;
(3)教师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
(4)教师劳动的独立性与群体协作性;
(5)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并举,是大学教师工作的突出特点。
教师的角色 P224:
(1)教学的设计者;(2)学习的指导者;(3)知识的传授者;
(4)言传身教的教育者;(5)学生集体的领导者;(6)伙伴与师长;
(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8)心理辅导人员。
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有哪些 P257:
(1)感染功能;(2)暗示功能;(3)同化功能;(4)激励功能;
(5)心理调适功能。
论述题: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P113:
动机的培养方法:
(1)进行人生观和学习目的的教育;
(2)发展学习和专业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
(4)因势利导,利用动机的迁移。
动机的激发方法:
(1)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2)引入竞争机制,适当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3)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手段。
如何维护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卫生的途径与方法 P188:
一、学校教育与管理应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1)高校教育应该注意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2)教育工作必须符合心理卫生的要求;(3)学校的生活管理与校园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引导大学生注意学习与生活中的心理卫生:(1)宣传与普及心理卫生知识:(2)教育学生注意用脑卫生;(3)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4)合理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
三、加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
教师的心理素质/试述大学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P227
一、教师的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
二、教师应具备的意志品质:
(1)明确的目的性;(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的坚定、沉着、耐心和自制力;(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三、教师的一般能力与教育能力:
1.一般能力包括(1)敏锐的观察力;(2)良好的记忆力;(3)良好的思维品质;(4)丰富的想象力;(5)良好注意品质。
2.教育能力包括(1)组织教学的能力;(2)言语表达的能;(3)教育机智(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分寸) 3.教育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人格特征:(1)客观的自我意识;(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良好的性格。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P242
一、观摩和分析;
二、微型教学(又称微格教学);
三、教学决策训练;
四、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
1.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诉;
2.反思的环节:(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
(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的验证阶段。
3.反思的几种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10分)
答:1、没有家长带领。
四?(10分)
答: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蹲到课桌下、打闹,看书、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
答。
三?如果家中出现天然气泄漏让孩子应该怎么办,直接拨打119救援、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我们该如何教孩子辨别天然气是否泄漏;2,用抹布沾上肥皂水沿管道涂抹一遍。首先立刻切断电源,拉闸要带上绝缘手套。扑救火灾时,要关闭门窗,防止风吹助燃,应设法靠墙,如有明火:关掉电源和厨房门。
二,马上打开窗通风,用毛巾沾水捂住鼻子和嘴: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火扑灭后,及时打开门窗通气。
家长安全知识问卷:
一、如果家用电器着火是否可用水灭火?我们应该教孩子怎么办,现场千万不要打或接电话,问问家长的意见,学生如何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10分)
答: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
二:教育孩子应文明过马路:1.站队过马路;2.要走人行横道,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还可以先礼貌地叫陌生人在外面稍等,等自己的大人回家再看情况、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
答。7。2。要立即用干燥的棉被盖住火苗、在学校遇见突发事件、如果父母不在家、绳索等物件营救、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燃气泄露会出现气泡.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有陌生人敲门您的孩子会怎么办?孩子的做法对吗?(10分)
答;4、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红灯停:1.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3.遵守交通信号、不能去不知水情,绿灯行。
五,要马上停止脚步,做到不慌乱。地震一停,秩序撤离.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2. 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4.走路要走人行道最佳答案 一,情绪稳定。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走地下通道;4.不要在道路上嬉戏打闹。
三;也可以先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描述一下陌生人的长相:应让孩子通过“猫眼”、对话等途径,确认来人是否属熟悉的。
四?(10分)
答: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5?(10分)
答:尽量不要下水营救,身体踡成球状,双手颈后紧扣、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10分)
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露出口鼻,呼吸通畅、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5、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安全横过马路?(10分)
答;3?(10分)
答:1.检查燃气管道
先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开始吧,没有爱心的爱就是虚伪的
中国古代的弟子规就不错啊
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言之有理答案。如果是标准的,那么将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
如果我遇到心理问题是感觉不出来的。是要通过表现,别人或自己发现异常才确定。异常并不意味着就是心理有问题。每个人的心理都有问题,只是看你受不受他控制。
我要是真的有问题,会找相关的心理医生咨询,而不是茫然的到处找答案。当找不到适合自己答案的时候,心情就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