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iaoxin | 发布于:2023年05月15日 | 浏览:20 次
2021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日益数字化的世界意味着员工的工作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员工本身也在改变。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人口统计学上。
也体现在Z一代的崛起和更具全球化的员工组成,还体现在对安全和人力资源技术等相关内容的日益关注上。酒店经营者必须认识到这些变化,以便有效地雇佣员工,减少人员流动率,并确保员工工作的安全性和满足感。
酒店发展现状
对于那些独自旅行,或者是出于远程办公的需求,要寻找一个地方用以短暂停留的人来说,共享居住社区或许将是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像Roam,就是一个专门为这部分群体所打造的共享住宿品牌。他们的用户群体在生活态度和目标上存在共性,并且可以在这里共享生活空间或者工作空间。
随着远程办公越来越普遍,企业家和那些需要远程协作的员工纷纷涌向了WeWork和Spaces这样的共享工作空间。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个拥有WiFi和办公桌的工作空间,另一方面也希望融入新的社群寻找社交机会。
与我们每次旅行都去寻找新的酒店不同,移动酒店可以与我们一起旅行。从技术上来说,移动酒店其实就是一个带轮子的可以自动驾驶的酒店房间。尽管目前还处在概念阶段,但对于商务旅行者来说,这个想法可是超级炫酷。
很多旅行者已经习惯了在游轮上睡觉,欧洲游客也对精致的火车服务非常熟悉。但是,换种方式,就比如舒服地睡在公交车上,然后在另一个新的地方醒来,是不是也很酷呢。
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也简单易学。不论你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只要你有对解决人际之间的关系有足够的信心,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专业前景: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将在中国举行,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所以你大可不必为就业犯愁。预计到2010年以后,高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职场上炙手可热的高薪阶层。国内酒店从业人员,以高薪阶层为多。酒店、旅游业将成为各大城市服务产业的支柱,目前,全世界已有17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上海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酒店行业在不断扩充,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每年都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三年内北京酒店也将达800家,高级洒店管理人才抢手。
酒店行业的发展和就业状况
酒店业一直以来职场被忽略的“宝藏”。在职业规划意识为先的理性回归下,一些发展前景好、潜力大、薪资高的行业尤其受到家长、学生的关注。其中酒店行业尤被认为是职场上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宝藏”。它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行业容量大
作为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酒店管理专业thldl.org.cn在国际上一直属于就业热点。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中国对酒店管理专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近几年,来自全球各个知名品牌的酒店集团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大力投资和加盟,导致行业内的高级专业人才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势。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世界上每一分钟都有一个旅游酒店业的职位产生。
特点二:中高级人才匮乏
从行业特性来看,酒店业尤其需要那些专业度高、综合能力强的中高级人才。学院表示,那些语言能力强、具备全球化视野、接受过全球最先进的培训、有实战经验的人才将尤其受到酒店的青睐。
特点三:重视资历和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行业不是一些家长认为的“吃青春饭”的行业。可以终身为之服务的行业。因为随着资历的`增加,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就越丰富,处理事情的能力也越强。
特点四: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2007年度薪酬报告》显示,2007年度全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的平均年薪为15.13万元。就五星饭店而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五地的饭店总经理平均年薪均已超过22万元。另外酒店业也为从业者提供了体面的工作环境、衣食住方面的多重隐性福利,这是其他行业工作者所没有的。
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各饭店、酒店、宾馆从事酒店基层管理及餐饮、客房服务工作。
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第一、是从星级到品牌。
传统星级酒店同质化严重,体验感雷同,品牌在持续弱化,消亡与演变将是必然。在未来,有鲜明品牌精神和相应调性产品设计的连锁品牌,话语权将会越来越重。
第二、本土品牌的崛起。
疫情过后重新开放边境,国际客源几乎没有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中美对抗和各国的本位主义,包括疫情后遗症都会使国际出游人数减少,酒店本土品牌会崛起。
第三、单体走向连锁。
关门的酒店里面,98%是单体。单体酒店抗风险能力较弱,自身各方面承受能力有限,向连锁化、品牌化转型迫在眉睫。
酒店的运营模式一般分为九种:商务酒店、假日酒店、主题酒店、长住酒店、会议酒店、观光酒店、经济酒店、连锁酒店、公寓酒店。
1、商务酒店。
它主要通过接待从事商业活动的客人来为商业活动服务。这类客人对酒店的地理位置要求较高,要求酒店靠近市区或商业中心。一般客流不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商务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
2、假日酒店。
主要接待度假客人,多建在海滨、温泉、景区附近。它的运作是季节性的。度假酒店需要更好的娱乐设施。
3、主题酒店。
拥有特定的主题,要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一般历史、文化、城市、自然、童话等等都可以是主题。
4、长住酒店。
为租户提供长期住宿服务。这些酒店客房大多采用家庭式结构,以套房为主。大房间的可以一家人使用,小房间的只有单人房间。它不仅提供一般酒店的服务,还提供一般家庭的服务。
5、会议酒店。
是一家以接待会议访客为主的酒店,除了住宿娱乐,还为会议代表提供接送站、打印会议资料、视频录制、旅游等服务。完善的会议服务设施(大小会议室、同声传译设备、投影仪等。)和功能齐全的娱乐设施。
6、观光酒店。
它主要为游客服务,大多建在旅游景点。商业特色既要满足游客对吃、住的需求,又要求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息、娱乐、购物的综合需求,使旅游生活丰富多彩,精神上、物质上得到享受。
7、经济酒店。
经济酒店大多是为旅行者准备的,价格低廉,服务方便。但它的特点是来来往往快,整体节奏快,是民宿与商家实现互惠互利的模式。
8、连锁酒店。
连锁酒店可以说是经济型酒店中的精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9、公寓酒店。
酒店式公寓吸引着懒人和忙人。酒店式服务公寓起源于1994年的欧洲,意为“酒店式服务和公寓式管理”。当时租给游客在旅游区临时休息,由专门的管理公司统一上门管理。它们不仅具有酒店的性质,而且相当于个人的“临时住所”。
我以前是在上海一家五星酒店工作的,我就把我知道的给你说说吧,当然都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你参考
1 商务中心一般属于前厅部 中班的话我以前酒店是到下午到晚上十一点下班
如果你那酒店正规的话 应该是八小时工作时间
2 待遇问题个酒店差不多 10年在上海五星酒店普通员工工资一般在2000-3000不等
3 商务中心升职也一样 领班 主管 再往上不太容易 总之 商务中心 不是酒店的重点部门 盈利也不多 但是因为五星酒店要求必须有这个部门 所以才设立 总之一句话 是不受重视的地方 一般酒店不会设经理职务什么的
4 现在进酒店做 跳槽当然还是往同行业跳的容易 不只是酒店啊 什么行业不都是这样吗
最后这条建议是白送的
现在的酒店管理层的有两种人 一种是高学历的 最好是国外留学过的 另外一种就是工作经验已经有个78年的 学历很低很多都是中专 但是等我们大专过去上班的时候人家已经工作了好多年了 当上主管了的 而且也在夜校弄个大专学历出来了,大专生甚至本科的去酒店都不会太重视,英语特别的好的除外。
你要想干酒店也别做商务中心 真的没意思 上班很无聊的 每天就独守空房 小部门人少 同时上班的人当然也就少 所以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的
做前厅前台 男的做礼宾部都行 有提成有消费 收入还算不错 好的五星酒店的行李员一个月能拿78千块 多的时候都上万 但是前厅部涉及利益的地方多 所以人际关系很是杂乱 同事之间天天勾心斗角 很累的, 餐饮呢也行 但是得熬出来到经理的时候工资一般每月有个78千吧 加上灰色收入啥的 也不少 但是初期很苦
升职比较快 因为人员流动快 客房最累 但升上去同餐饮经理一样 都还不错